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举办“一带一路”与青海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06-19 查看次数:

    2015613,由青海大学主办、财经学院及区域经济学创新团队承办的一带一路与青海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宁天年阁饭店举行。中科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教授、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白永秀教授、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蔡文浩教授、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郭爱君教授、青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发平研究员、青海省委党校副校长马洪波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经济出版社、青海经济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委党校、青海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午的开幕式由财经学院院长张宏岩教授主持,王光谦校长代表主办方向各位参会嘉宾致欢迎辞。

    在上午的主旨报告中,白永秀教授就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与西部的机遇挑战进行了报告,主要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步骤、重点与措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部机遇与注意问题。他认为,“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的代名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载体,是西部大开发的创新升级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是支点城市的选择与建设、产业分工与布局、贸易与投资条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难点是发展战略统筹、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选择与构建、风险辨识与控制。蔡文浩教授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区际贸易问题进行了报告。他认为,青海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关键要解决地区开放问题,并把贸易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引擎。郭爱君教授就“一带一路”的本质特征与西部地区的响应进行了报告。他认为,“一带一路”的本质特征是路海统筹的经济、中国牵引的经济和外溢性的经济,重点是要增强西部地区的发展能力。

    下午的主旨报告中,孙发平研究员就青海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比较优势、战略导向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报告。他认为,青海要依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把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成为青海向西开放的主渠道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马洪波教授就建设一带一路的绿色生态屏障进行了报告。他深刻阐述了生态环境是青海最主要的比较优势,提出了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关键、以深入推动特色文化交流为纽带、以不断健全合作交流机制为保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局的战略思路。张宏岩教授就增创西宁新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报告。他认为,西宁作为青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应成为青海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并通过培育高级生产要素,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在会议闭幕式上,张宏岩教授对会议研讨成果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会议主旨报告均聚焦一个主题,那就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快青海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问题,专家们的观点鲜明、论述有据,既有战略构想,又有具体论证,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一带一路研究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此次会议在青海大学财经学院和青海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区域经济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共同支持下取得了预期成果。与会嘉宾就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多方面的问题以及西部和青海如何融入进行了积极的探讨。